跳到主要內容區

企業紀事

 2023

4月15日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正式開放,重現台灣的石化、塑膠產業發展歷史,為高雄增添一處兼具產業教育與休憩的景點。

4月12日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位於彰濱工業區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舉行動土典禮,創全台最大規模。

 
 2022 

12月6日台化公司正式跨足小水力發電領域,擴大開發再生能源。

7月5日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推動新能源多元布局。

6月23日南亞科技10奈米製程之12吋先進晶圓新廠動土典禮。

3月30日宣佈補助員工新(換)購電動機車,是台灣首家與員工共同攜手落實節能減碳的大型企業

  

3月10日成立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生產磷酸鋰鐵電芯,打造完整的國產電池產業鏈。

  2021 

7月27日捐贈新台幣10億元予經濟部協助中小企業紓困及振興。

  2020 

10月30日與日本德山株式会社合作成立「台塑德山精密化學公司」,生產電子級異丙醇(IPA),供半導體先進製程使用。

9月24日王文淵總裁宣示:正式全力推動數位轉型,運用所有的數位科技(AI、AI+模擬、數據、雲端、IoT、5G)進行製程優化、提升營運效能。

  2019 

1111日台塑企業榮獲人力銀行舉辦活動票選為製造業幸福企業榮耀。

  2018 

7月27日與日本日機裝(Nikkiso)公司合資成立「福機裝股份有限公司」生產UVC LED深紫外線晶片,開發及銷售深紫外線除菌產品。

4月13日與高雄市政府簽署「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捐贈意向書。

2月8日台塑企業捐贈新台幣5仟萬元投入花蓮強震災後重建,並於4/21起安排9個梯次2天1夜的員工花蓮旅遊行程,約有7,000多名員工及眷屬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當地觀光產業。

1月捐助中研院3千萬元成立「人工智慧學校」,並陸續派員受訓,未來AI專案目標年效益新台幣200~300億元。

 2017 

12月13日台塑河靜鋼鐵公司達成自產成品鋼捲100萬噸之里程碑。

8月10日台塑企業首座觀光工廠「台塑生醫健康悠活館」落成開幕。

6月1日台塑企業走向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模式,設置「管理中心」。

5月29日台塑河靜鋼鐵公司第一號高爐正式點火,並於6月1日產出第一塊自製扁鋼胚。

4月台塑石化公司規劃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投資94億美元,興建大型石化園區,預計2020年開始建廠。

 2016 

2月6日高雄美濃發生強烈地震重創台南地區,捐贈新台幣5仟萬元協助災後重建。

1月19日台塑石化公司與日本出光公司合資成立「台塑出光特用化學品公司」,生產C5氫化石油樹脂。

  2015 

12月25日台塑河靜鋼鐵公司熱軋廠試產出越南第一捲熱軋鋼捲。

11月10日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正式開幕啟用,正式宣告台灣癌症醫療進入質子治療的新里程碑。

9月3日台塑公司在美國德州獨資成立「Formosa Industries Corporation」,生產高密度聚乙烯(HDPE)。

7月30日日本JFE鋼鐵公司宣佈投資台塑河靜鋼鐵公司5%股權,透過技術協助及供應鋼鐵產品等方式,深化彼此合作。

5月20日南亞美洲公司轉投資設立「南亞塑膠德州公司」,生產乙二醇。

4月在嘉義縣捐資興建「永在食安大樓」,為全台灣首座由民間與地方政府合作的食品檢驗機構。

2月中國鋼鐵公司決議對台塑河靜鋼鐵公司之持股提高為25%,並提供技術與鋼鐵經驗,雙方合作關係更緊密,共同開拓東南亞鋼鐵事業。

台塑等多家上市公司成立「審計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組成以替代監察人,協助董事會監督公司財務、會計、稽核等執行品質及成效,以提升公司治理。

  2014 

12月2日高雄長庚醫院引進全台第二部質子治療設備,舉行「質子治療中心」動土典禮。

11月27日王創辦人永在先生安詳辭世,由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六輕總工程師」對台灣產業及經濟之貢獻。

9月26日成立「台塑建設公司」,為使用達40年的台塑大樓進行都市更新之各項籌備作業。

7月31日高雄發生大規模氣爆意外,捐贈新台幣2仟萬元協助災後重建。

配合高雄市政府發展經貿園區需要,創業基地高雄廠停產,人員設備遷移,為保留創辦人早期辦公室,將規劃為「王永慶、王永在昆仲歷史建築園區」。

  2013 

8月台塑等8家公司正式宣示導入優質企業 AEO 認證作業,有利簡化貨物出口報關流程。

5月30日成立「台塑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企業所需礦材原料之開發。

4月大陸四川省雅安市發生強烈地震,捐贈人民幣5仟萬元協助災後重建。

3月18日台塑石化與美國Kraton公司合資成立「台塑科騰化學有限公司」,生產氫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HSBC)。

  2012 

12月2日台塑河靜公司在越南舉行第一支高爐打樁儀式,展開建廠工程,規劃第一期年產鋼胚710萬噸。

7月六輕4.7期擴建案經政府核准,將設立年產4萬公噸之氫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廠(HSBC),強化石化高質化生產。

台塑與日本三井化學株式?社合資成立「台塑三井精密化學有限公司」,在浙江寧波興建鋰電池電解液工廠。

  2011 

12月台塑等10家上市公司成立「薪資報酬委員會」,由專業人士監督公司董、監事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使之更具公正性。

8月1日長庚技術學院獲准更名為「長庚科技大學」。

1月11日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舉行動土典禮,將投入50億元新台幣,積極提升台灣的癌症治療品質。

在美國德州投入20億美元,陸續新建乙烷裂解、丙烷脫氫廠…等相關工廠,以掌握頁岩氣低成本生產石化原料優勢。

  2010 

浙江寧波廠獲准二期擴建工程,將投入逾16億美元,陸續新(擴)建10項石化產品工廠。

  2009 

12月31日雲林長庚醫院正式啟用,提供當地醫療及保健服務。

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捐款新台幣12億元協助災後重建。

  2008 

10月15日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在美國安詳辭世,由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一生對國家之貢獻。

9月6日大陸「福建福欣特殊鋼公司」舉行動土典禮,生產不銹鋼產品。

6月越南河靜大煉鋼廠計畫獲得核准,並於7月6日舉行動土典禮,將興建一貫作業煉鋼廠及山陽深水港,是越南迄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

5月20日成立「台塑長園科技公司」(後更名為台塑鋰鐵材料科技公司),從事鋰鐵磷電池的研發生產,是發展電動車的核心零組件。

5月12日中國四川省發生7.8級強烈地震,率先捐贈人民幣1億元協助災後重建。

5月6日廈門長庚醫院正式開幕,首次跨入大陸醫療產業。

  2007 

六輕四期全面完工,帶動全企業營收大幅成長,首次突破新台幣2兆元。

  2006 

6月5日王永慶董事長及王永在副董事長正式宣佈將經營權責交棒予行政中心。

  2004 

12月「長庚養生文化村」正式啟用,為國內銀髮族提供全方位的照護環境。

8月1日明志技術學院獲准更名為「明志科技大學」。

全企業營收突破新台幣兆元(達1.2兆)。

  2003 

12月15日成立「南亞光電公司」,從事高階LED產品之研發生產。

11月10日原台化公司清潔劑組另獨立成為「台塑生醫科技公司」,除生產清潔劑外,並加入肌膚保養品的研發生產。

10月於菲律賓設立「亞太能源公司」,從事發電事業。

5月宣佈六輕第四期計畫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1,300億元,總計六輕一至四期投入逾新台幣5,700億元。

1月23日成立「華亞科技公司」,從事12吋矽晶圓製造。

在大陸設立明德獎學金,為經濟條件不佳的優秀學生減輕就學負擔;並在偏遠貧困地區投入興建數千所明德小學,協助提升基礎教育環境。

  2002 

11月25日成立「台灣醋酸公司」,生產工業用醋酸。

8月1日長庚護專改制為「長庚技術學院」。

6月26日成立「台朔光電公司」,生產電漿電視面板及模組(2006年董事會決議解散公司)。

5月1日台化塑膠(寧波)公司在中國浙江省舉行開工典禮,正式投入大陸石化原料市場。

1月16日嘉義長庚醫院開幕。

  2001 

12月在越南成立「台灣興業公司」,生產化纖及塑膠二次加工產品。

8月20日成立「台化出光公司」,負責聚碳酸酯樹脂(PC)塑膠粒之產製及銷售。

8月8日成立「台塑訊科公司」,負責生產藍芽無線通訊相關產品(2006年董事會決議解散公司)。

3月12日「長庚醫院護理之家」於林口開幕。

  2000 

9月2日台塑石化公司油品全面上市,正式供應全省加油站,成為台灣第一家民營油品製造業者。

7月6日設立「台塑海運公司」,承運環島油品。

4月20日成立「台塑網科技公司」,從事e化整合服務。

  1999 

12月30日成立「台塑大金精密化學公司」,負責生產電子級氫氟酸。

10月12日成立「長庚生物科技公司」,投入健康生技產業。

9月21日台灣發生7.3級大地震,由企業捐贈3億元協助災後重建,並認養重建16所受災學校。

6月8日成立「台朔環保科技公司」,針對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進行開發。

4月1日成立「台亞石油公司」,全盤規劃汽油、柴油銷售事業。

2月5日成立「六輕汽車貨運公司」,負責油品運輸。

  1998 

12月7日六輕計畫之第一座工廠正式投料試車,年產45萬公噸乙烯。

10月20日成立「台朔汽車公司」,跨足汽車工業。

5月8日成立「台塑旭彈性纖維公司」,生產彈性纖維。

  1997 

10月28日原南亞公司電路板事業部另獨立成為「南亞電路板公司」。

8月1日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改制為「長庚大學」。

  1996 

8月2日設立「台塑通運公司」,提供麥寮港之船務代理業務。

7月9日成立「南中石化公司」,生產化學纖維之原料。

7月1日林口長庚醫院成立中醫部,並自8月1日起開辦中醫門診業務。

6月南亞公司於中國江蘇省接收華豐公司,生產膠皮、膠布。

4月12日響應政府鼓勵民間投資民營發電廠,設立「麥寮汽電公司」。

  1995 

11月21日成立「台灣小松電子材料公司」(2006年更名為台塑勝高科技公司),投入矽晶圓之生產。

8月長庚護專招收五年制原住民學生100名。

3月4日成立「南亞科技公司」,從事DRAM之研發、製造及銷售。

  1994 

7月六輕計畫正式動工。

►南亞公司於5月及6月分別在中國廣州及廈門地區投資興建塑膠二次加工廠。

  1993 

4月4日林口長庚附設兒童醫院開幕,並於1997獲准獨立,成為全台灣首創之兒童醫院。

  1992 

4月6日成立「台塑石化公司」,從事油品煉製及行銷。

  1991 

8月宣佈六輕計畫設立於雲林縣麥寮鄉。

2月4日成立「台朔重工公司」,跨足自動倉儲系統、大型精密機械及汽電共生設備。

  1989 

12月在美國德拉瓦州分別成立「台塑美洲公司」及「南亞美洲公司」。

  1988 

6月成立「長庚護專」。

  1987 

8月31日成立「台灣必成公司」,產製電子級玻璃纖維。

4月1日成立「長庚醫學院」。

  1986 

9月30日經過13年鍥而不捨爭取,六輕計畫終於獲經濟部核准通過。

1月1日高雄長庚醫院開幕。

  1985 

4月5日基隆長庚醫院開幕。

  1984 

3月23日林口長庚醫院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手術。

  1983 

12月南亞公司與HP公司合作成立電路板專案組,跨足電子產業。

7月6日長庚醫院與明志工專建教合作成立兩年制護理科,為長庚護專之前身。

2月台塑美國公司建廠完成,開工生產塑膠一次加工產品。

  1980 

3月6日於賴比瑞亞登記設立「賴商台塑海運公司」。

  1979 

7月12日南亞公司在美國德拉瓦州成立「南亞美國公司」。

  1978 

12月1日林口長庚醫院開幕,為亞洲地區最大醫院。

10月17日台塑公司於美國紐澤西州成立「台塑美國公司」。

  1976 

12月1日創設「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在台北市開幕。

2月5日在印尼成立「印尼南亞公司」,展開首次海外投資。

  1973 

1月首次向政府提出興建輕油裂解廠計畫,5月份遭否決。

  1970 

1月台化公司生產第一包洗衣粉,跨入清潔劑產業。

  1968 

5月成立「總管理處」。

  1967 

11月1日台化公司開工生產,生產木槳50公噸/日,嫘縈45公噸/日。

8月18日新東塑膠製品公司併入南亞塑膠加工公司,並更名為「南亞塑膠公司」。

  1965 

3月5日成立「台灣化學纖維公司」,跨足紡織業。

  1964 

10月30日成立「台塑汽車貨運公司」,負責企業內貨物運輸。

  1963 

12月1日成立「明志工專」。

2月5日設立「嘉林塑膠製品公司」,同年8月8日改名為新東塑膠製品公司,生產三次加工產品。

台塑公司高雄廠擴建PVC產能為2,100噸/月,始奠定經營根基。

  1958 

8月22日成立「南亞塑膠加工公司」,從事塑膠二次加工。

  1957 

3月18日福懋塑膠公司開工生產,產量每日四公噸PVC,並更名為「台灣塑膠公司」。

  1954 

7月26日獲美援貸款79.8萬美元,於高雄市登記設立「福懋塑膠公司」,生產PVC,同年11月30日獲准通過。